金沙4399js网站
公告通知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21-12-10 15:29:41 | 发布者:admin| 查看数:3966
前 言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成立于2003年12月,是经国家教育部、文化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艺术院校,现设有20个专业,在校生近2300余人。作为全国第二所以电影命名的独立院校,学院秉承“厚德、博艺、创新、和谐”的校训,抓住上海推进电影产业繁荣与复兴的契机,聚焦现代电影工业,注重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全面推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和国际化发展战略,坚持以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办学宗旨,以技能应用为主线,培养高技能人才。学院拥有电视剧制作甲级许可证,通过多专业综合联训的教学改革(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跨专业深入推进产教一体化协同育人,建立了开放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十八年的发展,学院先后荣获国际性奖项2项,国家级奖项60多项。围绕上海全力打造全球影视创制中心、亚洲演艺之都、全球动漫游戏原创中心这三项战略,学院正通过一系列的资源整合主动融入文教联动实现上海影视产业创新发展的新需求,引进全球优质电影教育和行业企业资源,打造多样化的影视人才培养平台,积极助力上海打造“1+3+X”的影视产业发展新格局。
学院继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通过进一步协同产教、深化融合,健全德技并修艺科融合育人机制,完善多元共治的质量保障体系,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整合资源,精耕深探,优化校企行合作生态圈,赋能教学改革,提升学院职业教育水平和服务能级;通过立足前期改革成果,换挡提速,纵横拓宽发展格局,依托高本贯通、中高贯通等人才培养模式,丰富人才培养层次,提升学院发展能级,积极为产业一线培养职业性高技能人才。
1 学生发展
1.1 立德树人
学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 为谁培养人”,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从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出发,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为党和国家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院始终将习近平文艺观牢牢扎根社会主义大学的课堂与舞台,长期坚持以上海“三个文化”(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为核心的《影像中国》思政选修课为平台,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三进”,聘请新四军、八路军、抗美援朝老将军、老战士和雷锋连指导员,上海党的一大、二大、四大纪念馆馆长和上海文化艺术界的专家、艺术家和名师开展以史育人,以文化人,激发师生用自己的艺术天赋和对艺术的追求,创作符合时代需求的优秀作品,服务国家服务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激励广大师生用好“奋进之笔”,写好艺术人生。2021年,学院制定《党在金沙4399js网站心中——学党史、讲党史,听党话、跟党走》“一个课表”,将党史学习融入思政教学;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共产党人伟大的精神谱系》“开学第一课”系列教育,结合贯彻落实李强书记在上海高校党建工作会议讲话精神
,聚焦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引导教师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引导学生向雷锋同志学习,筑牢立身做人根基,把爱国作为一切抱负的基础,书写精彩人生的具体实践,将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教育贯穿立德树人、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全过程。通过课程思政、主题展览、讲述党史故事、开展红色剧目、红色主题设计的文创活动等形式,把鲜活丰富的党史融入创作与活动中,既对标对表上级部署,又发挥了资源优势,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学生们通过学习,行走在大思政课堂,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起到了 “学习一阵子,记住一辈子”的作用。
表1- SEQ 表1- \* ARABIC 1 2021年立德树人教育系列专题开展情况一览表
序号
时间
讲座与报告主题
主讲人
职务
1
2021.3.12
党在金沙4399js网站心中——学党史、讲党史、听党话、跟党走
顾成明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书记
2
2021.3.16
不忘初心使命 贵在坚持
张 云
上海市中共党史研究会名誉会长、教授
3
2021.3.26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倪兴祥
中共一大纪念馆原馆长、教授
4
2021.4.2
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鲍奇等
老将军、老战士
5
2021.4.23
党的二大形成了“七个第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朱 胤
中共二大纪念馆副馆长
6
2021.6.10
学党史 悟思想 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王爱冰
思政教师
视觉传媒中心党支部副书记
7
2021.6.21
回首历史丰碑 探寻力量之源
童 科
中共四大纪念馆馆长
8
2021.9.10
从党史学习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顾成明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书记
9
2021.9.24
谈初心、话使命、讲担当
黄宝妹
杨怀远
全国著名劳模
10
2021.9.25
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鲍奇等
老将军、老战士
11
2021.10.13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倪兴祥
中共一大纪念馆原馆长、教授
12
2021.10.15
感悟雷锋精神真谛 筑牢立身做人根基
侯 伟
雷锋部队雷锋连指导员
13
2021.10.22
以大历史观解读中国学雷锋
肖 宇
辽宁抚顺雷锋学院院长、教授
14
2021.11.10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讲话精神,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
刘文国
上海市文广局原艺术总监、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数据来源: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党办
【案例 SEQ 【案例 \* ARABIC 1】以雷锋精神引导教师争做育人“大先生”
学院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开学第一课”系列教育活动,将“雷锋精神”作为精神谱系教育的重要部分,将伟大建党精神贯穿立德树人教育的全过程。10月22日,学院邀请抚顺雷锋学院院长、学院特聘教授肖宇为全体党员教师及部分学生骨干开展“以大历史观解读中国学雷锋”专题报告。报告就中国学雷锋现象产生的时代背景和雷锋文化的构建、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雷锋精神的永恒价值、新时代如何学雷锋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剖析雷锋精神,从雷锋精神的诞生讲到雷锋精神代代传承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学院党总支书记顾成明总结道:“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托举伟大的梦想。金沙4399js网站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中‘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上海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的讲话要求,做好高校党建工作。全体党员干部和教师要学习雷锋那样鲜明的三观、坚定的信仰、勤勉的作风,自觉养德养力,提升能力、驾驭工作。”学院积极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贯彻落实李强书记在上海高校党建工作会议讲话提出的“5个牢牢把握”,聚焦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引导教师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图1- SEQ 图1- \* ARABIC 1 全体党员教师及部分学生骨干参加“以大历史观解读中国学雷锋”专题学习
【案例 SEQ 【案例 \* ARABIC 2】用镜头感悟初心,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参加澎湃新闻“建党百年 初心之路”大型综合宣传项目拍摄,视频画面被央视《新闻联播》采用
“立德树人”是《上海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的重要指导思想,学院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建党百年之际,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积极参与由澎湃新闻主办的“建党百年初心之路”全媒体大巴巡展活动,通过真实项目体验红色文化,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为德育教育主渠道的功能。该活动以全媒体的方式带领专业学生展现上海的红色地标,通过全景和特写来记录澎湃新闻全媒体大巴车的百年初心巡游之旅,学生拍摄镜头被《新闻联播》采用并于2021年3月30日在《新闻联播》播出。参与此次活动的同学表示“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看着车队驶过东方明珠、金茂大厦,‘建党百年初心之路’八个大字与身后蔚为大观的景色交相呼应,心中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在上海红色文化资源支持下,专业带领同学走进党的诞生地,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与红色氛围的熏陶中,提升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立德树人”的实践体验,重温上海历史的沧桑变迁和蓬勃发展的同时,深化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头脑,激发同学们的爱国心、敬畏心、求知心,增强同学们传承革命精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融会贯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图1- SEQ 图1- \* ARABIC 2 学生参加“建党百年初心之路”全媒体大巴巡展拍摄活动,素材被CCTV新闻联播采用
【案例 SEQ 【案例 \* ARABIC 3】上电师生艺心向党,集体参演建党百年重点献礼影片《革命者》等多部红色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上海时曾多次强调:上海是党的诞生地,要深入总结和学习运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宝贵经验,将“三个传承教育”和“三圈三全十育人”落到实处,再现信仰的力量。《上海市文教结合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同样提出“对接‘开天辟地——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深化建党精神和红色文化教育,坚定师生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学习“四史”,上电师生艺心向党,礼赞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戏剧影视表演专业30余名学生公益出演由著名导演管虎及其团队制作的建党百年献礼电影《革命者》;师生原创话剧《启航》用红色资源讲活“四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重温经典,感受信仰,师生以红色经典电影《51号兵站》为原型上演舞台剧《海上兵站》,同时聘请电影《51号兵站》主演梁波罗老艺术家,电影《51号兵站》“小老大”的原型之一新四军干部俞占先之子俞志庆先生讲授红色血脉传承。专业希望通过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使纪念建党100周年主题活动达到提升能力、凝心聚力、促进和谐、推动专业发展的目的。用作品献礼百年,是时代的回望,也是青年学生的专业致敬,更是信念的追随;以剧育人,立德树人,以文化为载体将红色文化内化在师生们的实践中,通过作品传承红色经典,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助力上海打造红色文化品牌。
图1- SEQ 图1- \* ARABIC 3 表演艺术中心(专业群)师生参演《革命者》《启航》《51号兵站》
1.2 学生就业
落实“一人一策”工作,实现靶向帮扶。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依托辅导员队伍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毕业生认清后疫情下的就业形势,形成合理预期。组织开展简历一对一修改活动,通过辅导员与学生一对一沟通,充分挖掘学生的在校经历、社会实践实习经历,了解其求职意向,再对其简历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提高就业成功率。邀请学长学姐给学弟学妹做“朋辈”引导,助力学生做好升学规划实现职业理想。
此外,自今年3月起学院每月定期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共计开展线下招聘会4场、线上招聘会8场,累计参与招聘会用人单位共计261家,推荐岗位数1061个,真正做到“月月有招聘会”、“你有所需金沙4399js网站有所供”,为学生和用人单位搭建供需招聘平台。
【案例 SEQ 【案例 \* ARABIC 4】朋辈领航,依托优质校友资源开辟就业指导新途径
《上海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为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加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和就业精准指导服务。学院充分贯彻文件精神,通过引入朋辈校友资源,开设“校友帮帮忙”、“校友大讲堂”、“创客沙龙”等就业创业专题讲座,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为艺术类院校学生提升专业技能做好文化引领和铺垫。2021年3月起,学院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以及专升本经验分享平台,陆续邀请优秀校友回流,一方面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就业路径参考,让在校学生真正领悟到学习的意义和目的,促使学生对专业学习和自金沙4399js网站学习有深入的思考,通过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激励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习的动机不再过于功利性,而是将学习动机内化为自身成才的源动力。另一方面对学生创业就业进行全方位指导,充分发挥学院
“创新、创业、创意”孵化基地众创空间和人才孵化基地优势,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培训、综合孵化、融资洽谈等服务和指导,利用“微创空间”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训和创新实践。此次活动共计举办3场,优秀毕业生累计回流8人,学生参与达541人次。通过开拓优质校友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毕业生创新创业与就业提供新的指导途径。
图1- SEQ 图1- \* ARABIC 4 校友返校为学生进行经验分享及交流
持续产教一体化建设,提高对口就业率。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通过产教融合,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关键环节上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以人才回流、知识回流、项目回流为主线,深层次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依托深度校企合作资源,强化实践,协同推进学生职业能力养成,以此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水平。2021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80%,位居上海市同类职业院校前列,真正使学生能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案例 SEQ 【案例 \* ARABIC 5】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对口就业率达97%,社会声誉度和学生满意度双丰收
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本着服务产业、共同合作的理念,全力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落实《上海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中强调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在课程设置上无缝衔接行业岗位,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程中了解影视制作全流程,提前确立未来专业方向;在教学上坚持产教协同育人,注重学生就业与实习,为学生搭建优质稳固的企业生态群,提供行业内不同岗位方向的就业渠道。在每年6月前,帮助毕业生提前确立就业目标并落实就业岗位。专业除了稳固已有校企合作企业资源,如MPC上海、数字王国和灵樨文化等头部企业外,还积极为学生开拓新的校企合作平台,如Fin Design (外企)、合光棱镜和润世等。此外,专业不断为学生搭建双语实习环境平台,提升学生未来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扎实推进学生就业保障工作。2021年专业与学生共同发力,学生就业率达97%,其中专业推荐率为85%,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接连获得业内好评,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个人工作能力获得了企业方认可。通过促进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紧密对接,不仅提高学生对口就业率,更使学生满意度与社会认可度兼收,赋能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动机制的构建。
提升行业紧密度,实现高质量就业。为适应行业发展趋势,满足行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确保学院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紧密贴合,以提高毕业生就业层次和质量,学院各中心(专业群)、专业深入走访校友、校企合作单位、人才服务中心等,了解大学生就业扶持政策,开辟就业市场,挖掘岗位需求,为毕业生开拓就业新渠道,提供就业新机会,同时引进产业导师进校授课,逐步开启人才培养新格局。
【案例 SEQ 【案例 \* ARABIC 6】聚焦产业发展,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为主线,精准培养高层次紧缺人才
《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优先支持重点公益、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以及新兴产业的紧缺人才培养。数字娱乐中心(专业群)游戏艺术设计专业积极响应,发挥产教融合资源优势,通过专业对接行业新标准、新要求,大力推进游戏紧缺技能人才培养。通过与产教融合企业——上海808游戏梦工厂“双元”合作,联合开展游戏引擎地编专业课程教学,定向培养游戏地编岗位人才。校企联合课程教学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契合上海游戏产业发展需求,为学生搭建应用型人才成长“立交桥”,精准地培养出企业需要的、紧缺的高技能人才,同时也保障了学生就业。目前,所涉及专业1/3的学生达到对应岗位要求,平均薪资7500元,最高薪资达15000元。游戏艺术设计专业依托深度产教融合特色,聚焦产业发展,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为主线,不断在实践中探索高技能紧缺人才培养新路径、新模式。
图1- SEQ 图1- \* ARABIC 5 产业导师讲授虚幻引擎地编课程
在多措施就业保障下,学院近3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稳定在95%以上。截止2021年8月31日,学院2021届毕业生706人,就业人数691人,就业率98%,签订协议和劳动合同就业人数432人,签订协议和劳动合同就业率61.19%,升学(含出国深造)115人,升学率为16.29%。据《上海市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报告》显示学院毕业生薪资、满意度、稳定性等就业质量指标在上海内同类院校中处于前列。学院紧密对接上海“五个中心”“四大品牌”发展理念,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产学研合作,着力培养创新型高素质技能人才,走出了一条特色强校的内涵发展之路。
表1- SEQ 表1- \* ARABIC 2 学院“学生发展”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2020
2021
1
就业率
%
97.86
97.88
2
毕业生本省就业比例
%
91.23
92.59
3
月收入
元
4144.42
5266.85
4
母校满意度
%
95.28
96.87
5
自主创业比例
%
2.68
1.42
6
雇主满意度
%
96.8
97.4
7
毕业三年晋升比例
%
49.31
52.1
▲数据来源: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就业办
注:学生月收入以社保基数为准,其他收入不纳入计算范围。
毕业生月均收入:学院2021届毕业生月收入平均值约5266.85元,毕业生月收入持续增长,高于上海市2021届高职高专学生平均月收入。
毕业生月均收入
图1- SEQ 图1- \* ARABIC 6 学院近三年毕业生月收入平均值
学院2021届毕业生对学院的总体满意度为96.01%,2020届95.2%,总体满意度较高。可见母校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质量及管理服务等方面均得到毕业生广泛认同。
图1- SEQ 图1- \* ARABIC 7 学院近三年毕业生母校满意度
雇主满意度:对642家用人单位调研结果显示,97.4%的企业对学院毕业生总体满意, 愿意继续招聘学院毕业生,可以反映出学院毕业生总体素养较高,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图1- SEQ 图1- \* ARABIC 8 学院近三年毕业生雇主满意度
1.3 招生情况
(1)招生类型及数量
2021年,应对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中生源的分流,高考和招生政策的变化,学院认真分析省内外生源情况,科学合理编制招生计划和工作方案,精心组织线上线下招生工作实施,在严峻的外部形势下,计划完成率和新生报到率依然保持着较好水平。2021年学院招生总计划数为1000人,实际录取人数为965人,录取率为96.5%,录取人数保持稳定。新生实际报到人数793人,报到率为82.2%,其中中高贯通批次计划招生157人、录取(转段)157人、报到157人;上海专科层唇鹕4399js网站婪ㄗ灾髡猩虺疲鹤灾髡猩┡渭苹猩189人,录取189人,报到180人;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面向应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招生(简称:三校生)批次计划招生5人、录取5人、报到5人;秋季高考批次(含高本贯通)计划招生649人、录取614人、报到451人。
表1- SEQ 表1- \* ARABIC 3 学院2021年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类别
录取数(人)
报到数(人)
报到率(%)
自主招生
189
189
180
三校生
5
5
5
中高贯通培养
157
157
157
秋季高考招生(含高本贯通)
649
614
451
总计
1000
965
793
▲数据来源: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招生办
(2)生源省市分布分析
学院坚持“立足上海、拓展外省”的招生方针,在满足本市教育要求的同时,积极拓展外省特别是生源大省的生源。2021年学院全年计划招生上海市生源410人,占总计划41%;最终录取上海生源410人、报到398人。计划招生外省市生源590人,占总计划59%;最终录取外省市生源555人,报到395人。其中,外省生源中的生源大省(浙江、山东、河南),历年皆为学院主要的外省生源大省,招生计划覆盖专业多,招生人数多。2021年三省计划招生376人,占年度总计划37.6%;最终录取363人,283人报到。其余各省市根据省市特点,共投放招生计划214人,占年度总计划21.4%;最终录取192人,112人报到。
图1- SEQ 图1- \* ARABIC 9 学院2021年计划招生分布
(3)高本贯通类型招生分析
2021年学院与上海师范大学联合开设高本贯通专业——影视动画、广告学,迎来第一届学生,这是暨学院与上海体育大学高本贯通项目后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两校贯通专业在人文素养以及专业技能方面的规划和设计,获得教委、社会、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认可,在今年高考批次阶段,众多学生以第一志愿填报学院高本贯通专业,各省市高本贯通计划均按第一志愿满额录取。
1.4 在校体验
学院积极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各类学生奖勤助贷补工作、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社团文化建设等,充分发挥资助育人、心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汇创青春系列活动等,引导学生合理确立目标,培养学生的专注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此外学院从提高育人质量的角度,狠抓课堂教学质量提升,重点关注课堂教学成效。学生入校后,不局限于单一专业的课堂教学,探索推行大类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学生专业上有宽的口径、能力上有模块化的课程模式、实践上有项目工作室的锻炼。2021年度学生反馈表中育人满意度等各项指标满意度较高,呈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表1- SEQ 表1- \* ARABIC 4 学生反馈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2020
2021
1
全日制在校生人数
人
1825
2021
2
教书育人满意度—
(1)课堂育人
调研人次
人次
1752
1879
满意度
%
90.00
92.00
(2)课外育人
调研人次
人次
1752
1879
满意度
%
89.00
91.00
3
课程教学满意度—
(1)思想政治课教学
调研课次
课次
8
6
满意度
%
94.00
94.78
(2)公共基础课
(不含思想政治课)
调研课次
课次
6
6
满意度
%
85.00
84.00
(3)专业课教学
调研课次
课次
109
37
满意度
%
89.00
91.00
4
管理和服务工作满意度—
(1)学生工作
调研人次
人次
1752
1879
满意度
%
81.00
82.00
(2)教学管理
调研人次
人次
1752
1879
满意度
%
84.00
86.00
(3)后勤服务
调研人次
人次
1752
1879
满意度
%
79.00
81.00
5
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时间
人日
625
327
6
学生社团参与度—
(1)学生社团数
个
7
4
(2)参与各社团的学生人数
人
305
275
1.5 职业发展
学院坚持职业教育办学目标,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系统、科学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制定完善化、层次化的教学标准、实务技能及实践技能实训项目,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区域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利用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协同创新平台实施协同培养,参与大量业内有影响力的大型实际项目与行业大赛,使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得到充分提升。2021年,学院在上海市大学生重点文创比赛“汇创青春”中的不同竞赛单元荣获多个奖项。
表1- SEQ 表1- \* ARABIC 5 学院2021年学生各项大赛获奖统计表
序号
竞赛名称
级别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1
2021黑池舞蹈节南京竞标赛青年组标准舞第一名
国际
蒋知辰、杨天羽
李双佛
2
2021黑池舞蹈节南京竞标赛青年组拉丁舞第一名
国际
毛天珑、杨 洋
李凌峰
3
第六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二等奖《地球工厂》
省部级
顾敏琦、浦 悦
褚亮
4
第六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二等奖《忆》
省部级
曹佳军、缪润彦、魏倩倩
刘志松、孟逸斐、缪敏杰
褚亮
5
第六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二等奖《秩序空间》
省部级
陶元海
孙鹏
6
第六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三等奖《长征之路》
省部级
陈偲慧
徐蕾
7
第六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一等奖:上海复古潮
省部级
黄意炀
徐蕾
8
第六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一等奖:静安区文物保护建筑的宣传与推广
省部级
孙浩钧
徐蕾
9
第六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二等奖:上海博物馆青铜器馆子仲姜盘文创产品
省部级
陈 婷、居彦辰
马心艺、曾建暄
徐蕾
10
第六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二等奖:学习党史--金沙4399js网站是红色精神传承人
省部级
姜 晨
徐蕾
11
第六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三等奖:不同性格女生独特美的宣传与推广
省部级
付萧玄
顾平
12
第六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三等奖《粽情龙舟》礼盒包装设计
省部级
陆佳蕾
徐蕾
13
第六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三等奖:历代静安区优秀历史建筑的宣传与推广
省部级
万俊杰
顾平
14
第六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三等奖:上海博物馆青铜器"酒神天团"文创产品
省部级
张礼琦、张鹤珈
陆佳蕾、阮鸣浩
徐蕾
15
第六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二等奖《良师益友》
省部级
田 佑
曹珮珮
16
第六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三等奖《远航的帆船》
省部级
田 佑
曹珮珮
17
第六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三等奖《归家路上的你》
省部级
田 佑
曹珮珮
18
第六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二等奖《海上兵站》
省部级
冀一明、祝煊哲
王 赞、王富婕
王雅
19
第六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三等奖《同心同向》
省部级
蔡超莹、刘馨嵘、吴一范
李沛洛、刘俊龙、刘志成
刘嘉豪、胡枞佳
谈尔侃
20
第六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二等奖《软语吴侬》
省部级
张斯语、康潇羽、於孟辰
毛鑫雨、呂冰雪、倪 娜
金 晴、胡思雨、王喬瑜
張沁菲、周丹丹、代岩雪
任奕菲、王楨楨、施 婷
彭迎新、竺一潇
栾健超、周何
21
第六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三等奖《影子》
省部级
孙香喆、杨 阳
宋果果
22
第六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二等奖《节约粮食》
省部级
周秀巧
顾平
23
第六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三等奖《风暴的轨迹》
省部级
舒志轩
顾平
24
第六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坠明》
省部级
王 涛、郝秀婷
李蓉玥、沈昊
25
第六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好》
省部级
张晓宇、田 昊
李蓉玥、沈昊
26
第六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等风来》
省部级
陈俊廷、王 鑫
杜曼、吴霞
27
第六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咏梅》
省部级
郭柯佳、李家伟
李蓉玥、沈昊
28
第六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霾》
省部级
孙英棋
褚亮、孙鹏
29
第六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地球工厂》
省部级
顾敏琦;浦 悦
褚亮
30
第六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忆》
省部级
曹佳军、缪润彦、魏倩倩
刘志松、孟逸斐、缪敏杰
褚亮
31
第六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秩序空间》
省部级
陶元海
孙鹏
32
第六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长征之路》
省部级
陈偲慧
徐蕾
33
第六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上海复古潮
省部级
黄意炀
徐蕾
▲数据来源: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教务处
【案例 SEQ 【案例 \* ARABIC 7】绽放精彩,参加第六届“汇创青春”活动硕果累累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 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要发挥以赛促教促学的引领作用。“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季”是由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沪上十多所高校联合承办的本市最大的大学生艺术类展览展示活动。2021年汇创青春综合类影视作品竞赛单元共收集到来自26所高校的403部影视作品,数字媒体艺术、动画类作品竞赛单元共收到来自27所高校的397件作品。学院影视编导专业学生原创故事短片《坠明》成功入围本届艺术展并荣获一等奖;故事短片《好》《等风来》荣获二等奖;剧情短片《咏梅》《霾》荣获三等奖。在数字媒体艺术、动画类作品竞赛单元中,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学生作品《忆》《秩序空间》《地球工厂》获得二等奖。其中作品《忆》以对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关系的思考为主题,荣获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技能竞赛项目动画设计视频征集大赛“最佳视效奖”。学院始终致力于通过赛训结合的方式培养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就业质量好的专业型人才,同时积极打通校园文化创意与市场的对接通道,探索文化创意产教融合机制,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
图1- SEQ 图1- \* ARABIC 10 2021年学院学生参与汇创青春获奖证书
【案例 SEQ 【案例 \* ARABIC 8】学生作品《忆》荣获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技能竞赛项目动画设计视频征集大赛“最佳视效奖”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为进一步提升金沙4399js网站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有关高校可对“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进行保送录取。《上海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一流专科高等职业教育建设试点方案》提出开展高水平技能竞赛,需要积极参与世界技能大赛、全国技能大赛等技能竞赛活动。世界技能大赛是最高层级的世界性职业技能赛事,深受国家与省政府的重点关注,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在深入开展产教融合的同时,将教学与高水平技能竞赛相互衔接,依托技能竞赛平台和项目实战来检验教学成果。学生作品《忆》主题积极向上,关注未来科技发展与亲情之间的关系,融合学生三年所学课程知识,将商业项目实践课程中的虚幻引擎渲染技术用于作品制作,荣获上海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项目动画设计视频征集大赛“最佳视效奖”。专业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创造活力,提升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规范,为学生日后职业生涯的进阶打下良好基础,更通过将竞赛标准融入教学,强化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图1- SEQ 图1- \* ARABIC 11 世界技能大赛官网作品页《忆》及作品截图
【案例 SEQ 【案例 \* ARABIC 9】时尚表演与传播专业学生再创佳绩,荣获行业权威赛事全国大奖
时尚表演与传播专业以《职业教育提质培优 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发挥以赛促教促学的引领作用的要求为目标,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通过赛事活动检验教学成果,提高学生实践与应用能力。中国职业模特大赛是国内级别最高、最具权威的职业模特选拔盛事,在业内有“试金石”的美称。10年来它已成为国内选拔、推广模特人才,促进中国模特行业发展的风向标。2021年,学院学生参加中国职业模特大赛、模特行业SIUF国际超级模特大赛等专业权威赛事,从几万人的选拔中脱颖而出,其中2020级杨丰羽同学荣获中国职业模特大赛总决赛季军奖项,2019级郭炳琪同学、2018级李梦园同学分别荣获SIUF国际超级模特大赛总决赛季军、十佳称号,学院三届学生均在全国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时尚表演与传播专业结合国际国内行业权威赛事,检验专业教学成果,反哺教学中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服装展示技巧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等,同时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战经验的转化,激发与锻炼学生作为优秀职业模特的潜质,增加行业认可的机会,增强人才培养的行业核心竞争力。
图1- SEQ 图1- \* ARABIC 12 2019级郭炳琪(右一)荣获SIUF国际超级模特大赛季军
图1- SEQ 图1- \* ARABIC 13 2020级杨丰羽(右四)荣获中国职业模特大赛总决赛季军
1.6 创新创业
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创新创业相关文件精神,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整合各类创新创业资源和育人要素,全面加强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主动面向产业经济发展重点领域,紧贴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对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新需求,通过政府支持、校企合作、校行合作、校地合作构建起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树立创业意识、完善创新知识结构、掌握创业技能。
【案例 SEQ 【案例 \* ARABIC 10】影视制作中心(专业群)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多名学生入职国际顶尖视效公司
2020年8月,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提出了对科幻电影创作生产、发行放映、特效技术、人才培养等加强扶持引导的10条政策措施,被称为“科幻十条”,强调要加强科幻电影人才培养,推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中国青年电影导演扶持计划、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等,向科幻电影人才倾斜。影视制作中心(专业群)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响应《若干意见》,在夯实原有校企融合的基础上,主动与高新技术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等多方面展开合作,重点培养学生在新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专业在教学上对标国际行业头部企业,与国际知名视效公司Digital Domain(数字王国)、Moving Picture Company(MPC)建立合作关系,在实践过程中与企业共同探索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路径。目前2019级有3名学生在数字王国实习、2018级2名毕业生入职数字王国、2018级2名学生入职MPC。学生在工作期间所使用的软件与课程教学高度一致,实习过程中学生获得国内外一线企业教师的指导,将项目内容与新技术紧密结合,锻炼创新能力,灵活运用不同的制作方式完成工作任务。学生参与制作的项目目前均已登陆各大网站,并在MPC官方公众号中获得署名推送。此外,学生在校期间作品得到国际视效企业认可,通过全英文面试后顺利入职,推进了学院与高规格优势企业的联系。影视制作中心(专业群)在高新技术领域实现校企协同育人,赋能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后续加速推动创新创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图1- SEQ 图1- \* ARABIC 14 选派学生进入国际知名视效公司实习并参与项目制作,获得署名
1.7 升学深造
学院为满足在校学生的学历提升需求,积极为其提供多样化升学渠道,力争打造高质量学历提升服务平台。学院在表演学、电影学、摄影摄像学、动漫设计学、新闻传播学、文化产业学、艺术设计学等方面为学生嫁接国际升学桥梁。近年来多方位开展国际升学项目,除了长期合作的纽约电影学院项目,现已与韩国西京大学(2019)、韩国中部大学(2018.12.26)、清州大学(2016)、东西大学(2019.12.12)签署“3+1专升本”、“3+2专升本”合作协议书,与韩国秋溪艺术大学、韩国艺苑艺术大学达成“3+2专升本”合作意向。截止目前已送出50余名专科毕业生去到韩国各学院进行本科专业学习。2021 届毕业生中,共有115名学生升学深造(占2021 年毕业生数的16.29%),其中,国内“专升本”录取学生87人,国外“3+1”、“3+2”“专接本”学生28人。
2 教学改革
学院立足文化行业,面向文化创意产业,聚焦现代影视工业,围绕服务上海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着力建设全球影视创制中心、打造亚洲演艺之都、建设全球动漫游戏原创中心的城市发展目标,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应对区域产业发展对文创领域高技能职业人才的需求,依据“突出重点、注重集群、强化优势、树立品牌”凝练专业群定位与特色,坚持做特、做精、做优,注重艺术与科技的高度融合,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发展战略,主动融入新业态和技术变革新机遇,为高质量发展打造先发优势,强化服务产业升级能力,将学院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专业性艺术高职院校。
2.1 专业群建设
学院对标《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率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紧扣教育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等文件精神,聚焦现代影视工业、数字娱乐产业、都市演艺产业,打造区域有需求、行业有地位、国内有影响的专业群,形成“演艺+影视+数娱”相融合的专业体系,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同时结合文创产业内涵和外延迅速变化,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链延伸交叉,跨领域、复合型工作种类越来越多的发展趋势,进一步科学规划专业布局。2021年,学院对原有4个中心(专业群)19个专业的布局结构及整体运行框架做出了重大调整,取消数字娱乐中心(专业群)下设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表演艺术中心(专业群)下设的歌舞表演专业、影视制作中心(专业群)下设的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调整后的四个中心(专业群)共计17个专业,进一步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优化统筹,完善了大类专业建设产教融合一体化协同发展,学生培养由单岗位人才向交叉、复合型人才转变,大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提升了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
表2- SEQ 表2- \* ARABIC 1 2021年学院专业群组建情况一览表
序号
专业群
专业布局
1
视觉传媒中心(专业群)
广告艺术设计、舞台艺术设计与制作、人物形象设计、新闻采编与制作、
播音与主持、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
2
数字娱乐中心(专业群)
影视动画、游戏艺术设计、动漫设计
3
表演艺术中心(专业群)
戏剧影视表演、舞蹈表演、国际标准舞、音乐剧表演、时尚表演与传播
4
影视制作中心(专业群)
影视编导、摄影摄像技术、影视多媒体技术
▲数据来源: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教务处
视觉传媒专业群着眼于新理念、新定位、新功能、新技术,以“互联网+业态”为导向,优化专业方向,有效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中心(专业群)基于一体两翼三维度的构建模式,构建出以视觉传媒大领域为核心主体,延展出视觉设计和新媒体传播两个微专业群。从空间、技术、教育三大维度打破界限,根据行业领域需求进行组合重构,制定了“产教映射示图”、“岗位能力清单”、“课程结构体系”、“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能力进阶”、“学习领域设计”、“典型工作项目”等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教学文件,推进新的课程体系构建。2021年,中心(专业群)以“互联网+业态”为导向,优化新媒体传播、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模块,有效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此外视觉传媒专业群分别结合澎湃新闻、欧莱雅(中国)、上海博物馆的典型工作任务,在教学中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并将企业的岗位职责与管理规范纳入教材,同时将企业生产流程、标准化操作视频等数字内容配套制作在线课程,企业真实项目案例、工作流程表单、岗位职责与管理规范、标准化操作等数字视频内容一起构成了“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内容。典型生产案例不断积累,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建立专业群自主项目案例库。
图2- SEQ 图2- \* ARABIC 1 视觉传媒中心(专业群)学习领域及模块架构
数字娱乐专业群围绕精准对接产业链,抓住主线、聚焦主业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调整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将其拆解为多个学习模块融入专业群大类人才培养体系,确保优势资源向头部专业集中。专业群为了更好地适应上海打造动漫游戏原创中心这一产业能级提升目标,结合专业群自身特点明确中心发展定位——具备一体化职教特点和新技术应用自研能力的数字娱乐人才培养高地,人才培养规格由“制作型”人才提升到“创制型”,毕业生岗位由产业链的中端朝向产业链的前端发展。通过中高贯通、高本贯通项目优势以及校企合作资源优势,升级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升级后的人培方案由“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能力进阶”、“递进式工作项目”、“生产性工作室群”等多项内容组成,形成了全新的对接产业需求和满足学生成长的人才培养体系。2021年依托校企双主体工作室,学生参与了大量高端院线电影项目制作,如《1921》《长津湖Ⅱ水门桥》《金沙4399js网站心飞扬》等;专业群与企业联合研发了讲述中国故事的原创VR绘本《中国建造智慧》系列、《国宝》系列等;依托专业群下设的艺术与科技研发中心主导研发原创IP“数字虚拟人-木夏”及VR绘本互动游戏等。
表演艺术专业群围绕城市文化客厅的发展导向,依托专业群优势重点推进创制型唱跳演艺人才培养,聚焦上海重点发展的学前教育等领域,设置与需求相匹配的艺术教学专业。该专业群下设戏剧影视表演、舞蹈表演、国际标准舞、音乐剧表演、时尚表演与传播五个专业,共同探索新型唱跳演艺人才培养,不仅在打破“专业固化”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课程组合”,更注重于通过创新驱动,依托专业群内部的教学资源重组与优化,增强跨学科培养的意识,营造适宜创新的“小环境、局部气候”,深耕现有的优势学科专业方向,积极探索多专业交叉融合的有效途径,以激发创新活力,提升专业竞争力,培育学科和专业的增长点。通过一年的努力,五个专业开设统一的表演基础训练、声乐基础训练、形体基础训练等“平台课程”,进行新型唱跳演艺人才所必须的基础能力训练。同时,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了综合表演、舞蹈、演唱于一体的“强化特训课程”,从不同角度对学生的表演技能进行针对性指导,从而体现“厚基础、攻专长”的指导思想,增加学生演艺活动的竞争力。
影视制作专业群瞄准科技影都建设,抢占新技术新应用高地,推动形成对应产业链全流程培养优势的高质量专业群建设,围绕“短视频+直播”等领域,试点进行新业态领域人才培养。专业群根据上海建设全球影视创制中心战略布局,对三个专业进行整合,针对影视编导、摄影摄像技术、影视多媒体技术(数字电影创作与制作),网络直播与运营(试点班)进行专业群建设,聚焦影视制作,辐射新媒体行业,培养覆盖影视行业前、中、后期岗位人才。该专业群下设专业均为产教融合型专业,通过专业群建设,打通各专业内课程,合力开发影视制作类平台课程,重新梳理对应影视前、中、后期工种岗位能力的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实现教学互补。以行业为导向,根据工种岗位需求,建设影视制片工作室、前期编创工作室、影视中期工作室、影视后期工作室、影视视效工作室、新媒体主播工作室六个校企双主体实训室,以产教融合模式进行人才培养,细化工种岗位职业能力。通过构建完善的校企合作生态体系,为学生提供品质优良的创新创业与实习就业平台。专业群以分模块进阶式的培养方式,让学生在三年学程中,逐步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提升学生五年内的岗位迁移及晋升能力,增强学生自身行业竞争力。
2.2 “三教”改革
学院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任务,以教师为根本,教材为基础,教法为途径,形成闭环,解决教学系统中“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改革过程中,学院以“双向双融通”为主要途径,校企双方师资互兼互聘,建立“双师型”师资团队;以课程建设为统领,由校企双方共同将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作为内容模块融入到教材中,形成“纸质教材﹢多媒体平台”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体系;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主导,在真实或仿真的环境中进行教学,实现“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边学边做”。
【案例 SEQ 【案例 \* ARABIC 11】校企联合开发基于项目全流程的《绘本创作》课程及工作手册式教材,赋能中国原创绘本教学
中国原创绘本近年来受教育与文化环境的驱动,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头,但反观整个产业链,仍然存在形式题材缺少创新,内容孵化效能低,缺少专业化人才培养,以及缺少IP开发前瞻性等问题。基于中国原创绘本行业存在的问题与机遇,学院动漫设计专业与上海惊浪文化传媒金沙4399js网站共建双主体工作室,